大力支持企业充分运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全面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减少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
我们应从产生雾霾的多个主要原因切入,例如工业排放、煤炭燃烧、秸秆燃烧和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地沙化等。67.3%受访者认为单双号限行缓解了交通压力这两天上班坐公交都顺畅多了,尾气排放减少了还缓解了交通压力。
在陈冉看来,单双号限行后,道路确实是畅通了,但对治理雾霾没有大的起色,空气质量还是一样差,这两天赶紧在网上买了一台空气净化器,希望能有作用。所以治理雾霾要多管齐下。针对本次北京市12月17日至21日期间空气质量呈现的重度及以上污染水平,北京市政府批准,于12月16日20时至21日24时启动了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期间,除单双号限行外,国Ⅰ、国Ⅱ排放的车辆禁止上路行驶。就此,相关组织对2002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9.2%的受访者建议改变能源结构,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从车辆运用方面来讲,首先燃油质量标准还有待技术上的提高,其次要提高发动机燃烧技术和尾气净化技术,二者的技术水平提高都可以大幅降低车辆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总量。
治理雾霾是全民行动,需要大家的配合,我不反对实行单双号限行委员认为,近年来我国水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水环境质量依然不容乐观,目前城市黑臭水体普遍存在、地下水污染分布较广、江河湖泊排污口违法排污现象屡禁不止、部分地区饮用水水质不达标。路上畅通,机动车在路面上的滞空时间相对减少,怠速运转的时间减少,必然它的排放物也是大幅度下降。
北京已经开始对国一、国二车辆动刀,橙红预警时,国一国二禁行;明年2月15号以后,他们将不能在北京五环内行驶。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车辆限行,早已不再是北京的特产,尤其在重污染天气下,严厉的单双号限行措施,在全国多个城市展开。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生研究院王跃思表示,如果平时就单双号限行,跟没有限行是一样的,重霾来了,再单双号限行,限行就类似于红利,可能把峰值降下来。杜芳慈说,新车的排放很小,保有的车的量很大,其中保有里水平比较低,已经失效的汽车的排放物污染物大多了,所以有一个说法叫做20%排放差的车,排了60%的污染物。
但是,这个实验是在重霾天气下进行的,也不包括汽车尾气其他成分的测试。人们更关心的是,机动车的尾气排放,究竟和雾霾有多大关系?雾霾天,总拿机动车开刀合适吗?单双号限行的措施,有没有科学依据?一个叫做《私家车尾气和城市雾霾没半点儿关系》的实验视频近日在网上流传。
记者近日来到国内某轻型车排放实验室,待检测的新车,排气管与检测设备连接。一辆08年国四排放标准本田雅阁,热车怠速下,霾表对准排气管,显示PM2.5是273,PM10是999。北京市环保热线工作人员说,车主提供注册日期和车牌号就可以查询车辆的排放标准。因此,私家车跟污染没有关系的结论站不住脚。
不过,保定和石家庄的空气质量,似乎并没有因为限行而明显改善,两座城市仍在为摘掉空气质量倒数第一的帽子而努力。限行是治理雾霾的必要措施吗?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尽管出租车、电动车,执法车辆不在限行之列,保定市环保局调研员赵晋民估算,限行依旧可以使保定的机动车尾气减排一半。实际上,机动车尾气主要有四种排放物,一氧化碳、碳氢、氮氧化物和颗粒物。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生研究院王跃思解释说,在北京,机动车是第一污染源;在河北,虽然燃煤污染比例要大很多,但机动车尾气会造成二次污染。张女士说:我身边因为限行买第二辆车的人挺多的,限行确实有点不太习惯。
测试者说:我们只是想证明,一辆正常的汽车的尾气的排放,其实对雾霾的影响是没有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柴发合赞同北京的治车方法。
平时就一直在限行,污染来了,现在还能再限行吗?他不反对机动车限行,但限行肯定是个应急措施。发动机2500转,霾表显示PM2.5是 9, PM10是15。因此,治理重卡车、老旧车以及低排放标准的私家车,才是精细化管理的方向。张华表示,原来石家庄市区高峰期的平均时速,用高德来看二十三十每小时,现在五十六十每小时没问题从《环保法》到细化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再加上各地政府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的不同法规和规章,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完善。北京通州尚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一凡表示。
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车船税、消费税、购置税等已经缴纳过的税费不会再次另行收费。近日,又一部有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应运而生。
但实际执行中存在执法刚性不足、地方政府和部门干预等问题,影响了该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对授权地方决定的事项,包括确定具体适用税额、增加同一排放口应税污染物的项目数等,由各省(区、市)按法律程序确定和报批。
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弊端仍旧存在,出于成本考虑一些企业宁可受罚也不愿意更换环保设施。而对于新的税法是否会加大企业负担,黄一凡表示,并不会有太多的变化,谁污染谁缴费是应该的,因为污染造成的是整体环境的损失,损伤的是大众的利益,污染得越多,则缴纳的税费越重,排污企业对此付出治理成本是必要的,是一种义务。
这一方面说明,个人不会为正常生活缴纳环保税,另一方面次税改并不会重复计税,不会无形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而此次由费改为税则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不但给排污企业予以震慑,对相关执法部门也形成一定的约束,我国企业环境污染成本过低的问题将会有所改善。排污费的实施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相关企业、监管部门等都有自己的想法,不但造成相关制度难以实施,还可能变成滋生贪污受贿的温床。有专家认为,所缴税费全部归地方政府支配,可能导致地方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可能会鼓励企业多排污,产生负面激励。
如何使蓝天白云常伴左右一直是我国的重中之重。王建凡介绍,环保税作为一个新税种,在2018年正式开征前,还需要政策细化和征管协调。
此外,税收全部归地方政府成为此次环保税改争议的焦点之一。虽然地方政府可以根据需要来调高环保税的征收费用,但调高比例有着明确的上限。
而任何相关法律法规出现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内部出现问题,这就要求各部门乃至地方政府互相监督,可以通过加大透明度和民众监督力度来化解。《环境保护税法》作为我国第一部有关于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的单行税法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财政部税政司司长王建凡表示,以排污费倒逼企业加强环境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对我国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黄一凡给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从监管、检测、征收以及其他各项事由都由地方政府出资出力,税收归地方并不为过。还要在政策上和征管上做好前期工作,包括起草环保税法实施条例,细化具体政策和征管措施。做好税收征管准备工作,包括建立税务与环保工作配合机制、调试征税信息系统、交接纳税人资料、建立信息交换平台等
虽然地方政府可以根据需要来调高环保税的征收费用,但调高比例有着明确的上限。还要在政策上和征管上做好前期工作,包括起草环保税法实施条例,细化具体政策和征管措施。
而对于新的税法是否会加大企业负担,黄一凡表示,并不会有太多的变化,谁污染谁缴费是应该的,因为污染造成的是整体环境的损失,损伤的是大众的利益,污染得越多,则缴纳的税费越重,排污企业对此付出治理成本是必要的,是一种义务。排污费的实施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相关企业、监管部门等都有自己的想法,不但造成相关制度难以实施,还可能变成滋生贪污受贿的温床。
近日,又一部有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应运而生。而此次由费改为税则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不但给排污企业予以震慑,对相关执法部门也形成一定的约束,我国企业环境污染成本过低的问题将会有所改善。